close

十一月十四日是世界糖尿病日,許多糖尿病患者都很怕打胰島素,對胰島素也常有許多迷思。台北仁濟醫院院長、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董事長戴東原表示,常有患者認為打胰島素會上癮、洗腎,這些想法都是錯誤迷思,患者大多因血糖控制不好才需要打胰島素,患者開始打針時,糖尿病併發症可能已經慢慢顯現,因為時機巧合,胰島素便蒙受「無妄之災」,變成了代罪羔羊。
戴東原院長指出,觀察醫院門診狀況,糖尿病患者中,約有三分之一的患者有在打胰島素,全台糖尿病患打胰島素者約占兩成左右。

署立雙和醫院新陳代謝科主任謝安慈解釋,胰島素是胰臟貝他細胞所分泌,有些糖尿病患者拖到貝他細胞死亡殆盡才開始注射胰島素,而這時糖尿病病情往往也已經非常嚴重,腎臟功能每下愈況,甚至需要洗腎,由於兩者時間點相近,患者便容易產生錯誤認知,以為洗腎是注射胰島素造成。

過去醫師治療糖尿病,都是先用第一線、第二線藥物等,當藥物都無法控制患者血糖飆升,才會考慮讓患者注射胰島素。

謝安慈主任說,目前觀念慢慢在改,美國糖尿病醫學會開始建議患者,使用第一線藥物時,就可以開始考慮是否注射胰島素。若能及早注射胰島素,胰臟貝他細胞就不用再分泌那麼多胰島素,胰臟貝他細胞有了喘息空間,或許就能保留一些功能,糖尿病病情也比較能獲得控制。無論使用哪種治療方式,只要糖化血色素未能達到百分之七以下,就該考慮使用胰島素。

台安醫院糖尿病衛教師郭怡君表示,有些糖尿病患者很怕打針,擔心注射胰島素會痛。以前胰島素注射針頭較粗,但現在胰島素的注射針頭如髮絲一般,患者幾乎感覺不到針的存在。隨著胰島素的發展,現在的胰島素注射器,設計得像鋼筆一樣,攜帶、注射都更為方便。

美國糖尿病醫學會(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)表示,罹患糖尿病時間長短、血糖高低、正在使用哪些口服藥物、整體健康狀況等因素都要納入考量,以評估要不要注射胰島素。

糖尿病口服用藥可幫助發揮胰島素效用,有的患者除了打胰島素外,還會搭配口服藥物,這類綜合療法主要是讓胰島素運作更順暢。

馬偕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林君璐指出,要降血糖,最快、最直接的作法就是注射胰島素,其他口服藥物都是透過周邊作用,幫助控制血糖,舉例來說,有的藥物屬於胰島素增敏劑,用來提升胰島素工作效能,但這類藥物有可能產生水腫副作用,與胰島素併用,容易讓水腫現象更惡化。

像雙胍類藥物主要在減少肝糖分泌,透過藥物,肌肉組織也會對胰島素更為敏感,這樣胰臟貝他細胞就不用分泌那麼多胰島素,工作負擔略為減輕。美國糖尿病醫學會提醒,雙胍類藥物可能引起腹瀉,若用藥時吃點東西,就能改善腹瀉。



全文網址: 糖尿病患常見迷思 別再冤枉胰島素了 - 糖尿病保健 - 健康話題 - udn健康醫藥
【台灣新生報/記者蘇湘雲/專題報導】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用藥達人 的頭像
    用藥達人

    【用藥達人】

    用藥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