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「疑狂牛症,男子發病3個月亡」的新聞讓沉寂一時的「狂牛」議題,重登媒體版面,再次引起民眾對牛肉安全的關切。為避免引發民眾的誤解和恐慌,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強調,這名個案病因明確,經台灣神經學學會庫賈氏病工作小組研判為「散發型庫賈氏病」極可能病例,並非是食用染有狂牛病牛隻之牛肉所引起的「新型庫賈氏病」。目前國內並無任何新型庫賈氏病本土病例,疾病管制局對「狂牛症」的名稱鄭重澄清,狂牛症是指發生於牛的牛海綿樣腦症,不宜用於稱呼人類疾病,請各界不要再將「狂牛症」一詞用於人類病例,以免造成混淆。

狂牛症的病原,目前已確認是一種「變異性普立昂蛋白(prion)」正常的動物或人體,原本就存有正常形態的普立昂蛋白,一旦動物或人體因為自然突變,或接觸變異性普立昂蛋白而感染,就可能導致原本正常形態的普立昂蛋白,跟著變成變異性普立昂蛋白,這種變異性普立昂蛋白會在動物的中樞神經組織,例如腦部聚積,造成腦組織壞死(腦部呈現空洞狀,故稱為海綿狀腦病),最後造成動物死亡。目前在很多動物都已經發現有這種海綿狀腦病,例如「狂牛症」、「搔羊症」,在人類則稱為「庫賈氏症」,若是吃到「狂牛症」病牛的牛肉而感染,則稱為「新型庫賈氏症」。

根據世界動物衛生組織(OIE)研究指出,變異性普立昂蛋白主要存在於特定物質(SRM),包括牛隻的扁桃腺和迴腸末端,以及30月齡以上牛隻的腦、眼睛、脊髓、頭顱以及脊柱等部位,在乳汁及肌肉組織偵測不到變異性普立昂蛋白,世界衛生組織(WHO)以及歐盟消費者總署(DG SANCO)認為,乳汁及牛肉是安全的,只要屠宰牛隻時,妥善去除特定部位,牛肉就是安全的。

狂牛症的發生原因已被確認,主要是因為牛隻吃到含有變異性普立昂蛋白的肉骨粉飼料,目前各個有畜牧產業的國家和台灣,都已經嚴格執行「飼料禁令」。就是禁止以肉骨粉為飼料餵食牛隻,各國為了防範發生狂牛症以及進入人類食物供應鏈,也要求屠宰廠改善牛隻的屠宰與屠體處理方式,主要包括在屠宰過程中,妥善去除變異普立昂蛋白可能存在之特定組織或部位,嚴格進行牛隻屠前屠後檢查,病牛、倒牛或問題牛隻一律不得進入屠宰線,以及牛齡鑑定及30月齡以上與以下牛隻屠體區隔等管理措施。

在飼料禁令嚴格執行後,全球狂牛症病例(主要發生在歐洲,占全球狂牛病的99.9%以上)已逐年減少,到了100年,全球已減至29例(其中28例發生在歐洲),今年迄今(12月8日)則為12例(美國1例,巴西1例,10例在歐洲),與狂牛症早期被發現(自1987年)每年有數千病例(最多為1992年的37,316例,37,280例在英國)比較,目前已獲良好控制,至於因為食用狂牛症牛隻的牛肉,感染新型庫賈氏症的病例也隨之減少,而且新型庫賈氏症的病例,也多發生在狂牛症病例較多的國家(歐洲國家占全球總案例數約96%,其中英國占全球總案例數約78%)。

有效的防範狂牛症食品安全的措施,首重源頭管理,目前我國針對美國牛肉輸入的食品衛生安全管制措施,就是強化源頭管理,只有經過美國農業部「品質系統評估」認證,並經我國核備之工廠所產製之牛肉產品才可以輸台,而每批輸台美國牛肉,都必須檢附三張由美國農業部駐廠獸醫師簽發的證明文件,證明是在美國官方獸醫官監督下產製。在99至101年,農委會和衛生署都曾共同派員赴美,實地查核輸台牛肉工廠,確認美國官方的管理與工廠的實際品質管理情形,未來仍會持續辦理。

在邊境查驗方面,則仍配合自101年3月19日24時起實施的進口牛肉產品逐批查驗計畫,美國牛肉仍採逐批查驗,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(以下簡稱食藥局)將持續嚴格把關,並將是否參雜特定風險物質(SRM)列為查驗重點項目,杜絕查驗不合格的產品輸入,並持續和各地方衛生局合作,加強牛肉產地標示,消費者選購牛肉產品時,可依產品產地標示選擇是否購買或消費

資料來源:[藥物食品安全週報第379期]

arrow
arrow

    用藥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