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服降血糖藥適用於第2型糖尿病的病人,凡飲食、運動控制,仍血糖控制不佳者,均可使用。一般而言可分為以下幾種:

一、血糖控制藥物介紹-口服降血糖藥注意事項      
1.病患須認識自己吃的降血糖藥。

2.照醫師指示按時服藥,且不可任意調整劑量或停藥。

文章標籤

用藥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很多人都想要尋找減少糖尿病用藥劑量,或是加強胰島素的作用的方法,方法其實很簡單,就是運動。

糖尿病的治療除了飲食控制及藥物控制以外,運動也被專家學者認為是治療的一部份。所以規律的運動可強健體能,減少心血管疾病,並維持良好血糖控制。

一、運動的好處
1.促進血液循環、增加肌肉彈性

文章標籤

用藥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糖尿病患的飲食控制相當重要,配合營養師的指導,約1/3的病患可由飲食控制達到滿意的血糖。

飲食原則

1.切忌肥胖,維持標準體重。某些肥胖患者,如能減輕體重至標準範圍或略輕,其血糖可獲得改善。

文章標籤

用藥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一、什麼是糖尿病

糖尿病是一種醣類代謝異常之慢性疾病,主要是胰臟所製造的胰島素不足或胰島素功能不佳(胰島抗性)所引起。
當我們吃進去的食物轉變成葡萄糖後,胰島素幫忙將葡萄糖帶入細胞,做為身體的能量來源。當胰島素分泌不足或功能欠佳時,葡萄糖會積存於血中,使血糖增高。連續兩次空腹血糖值大於或等於126mg/dl,或是有多吃、多喝、多尿、體重減輕的症狀,且在任何時刻監測兩次血糖值等於或大於200 mg/dl以上即可診斷糖尿病。

文章標籤

用藥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十一月十四日是世界糖尿病日,許多糖尿病患者都很怕打胰島素,對胰島素也常有許多迷思。台北仁濟醫院院長、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董事長戴東原表示,常有患者認為打胰島素會上癮、洗腎,這些想法都是錯誤迷思,患者大多因血糖控制不好才需要打胰島素,患者開始打針時,糖尿病併發症可能已經慢慢顯現,因為時機巧合,胰島素便蒙受「無妄之災」,變成了代罪羔羊。
戴東原院長指出,觀察醫院門診狀況,糖尿病患者中,約有三分之一的患者有在打胰島素,全台糖尿病患打胰島素者約占兩成左右。

署立雙和醫院新陳代謝科主任謝安慈解釋,胰島素是胰臟貝他細胞所分泌,有些糖尿病患者拖到貝他細胞死亡殆盡才開始注射胰島素,而這時糖尿病病情往往也已經非常嚴重,腎臟功能每下愈況,甚至需要洗腎,由於兩者時間點相近,患者便容易產生錯誤認知,以為洗腎是注射胰島素造成。

文章標籤

用藥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有的糖尿病患者會問:「一天打四次胰島素,是不是比一天打兩次的人更嚴重?」台安醫院糖尿病衛教師郭怡君說明,打幾次胰島素與病情無關,患者可依生活型態、用餐習慣,與控糖團隊討論選擇適當的胰島素劑型。
郭怡君分析,正常胰臟功能每小時會分泌零點五至一單位的胰島素穩定血糖;當用餐時,則會依血糖濃度分泌五至食單位的胰島素平衡血糖,每個人的胰島素分泌量依進食量、體型而不同。

目前胰島素劑型分為長效型胰島素、速效型胰島素與混合型胰島素。長效型胰島素一天注射一次,效用維持約二十四小時。長效型胰島素是在模擬基礎胰島素作用,幫助穩定餐前血糖。

文章標籤

用藥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常有糖尿病患者認為「打胰島素就像打嗎啡,會成癮!」台安醫院糖尿病衛教師郭怡君說明,胰島素是身體所需,唯一可以降血糖的荷爾蒙,每個人都需要胰島素分泌正常來穩定血糖。目前的胰島素治療,需以注射方式,是因胰島素進入胃部會遭胃酸破壞,所以無法以口服方式攝取胰島素;胰島素必須用注射的方式才能發揮效用,這和藥物成癮截然不同。
馬偕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林君璐指出,胰島素負責掌控身體能量的使用、儲存,胰島素就好像一支鑰匙,打開細胞之門,讓能量得以進入。胰島素抗阻性就如同細胞的鑰匙孔故障,胰島素這把鑰匙要打開細胞大門時會變得更為困難,身體就會產生更多胰島素,努力想度過難關。

糖尿病患者在出現高血糖症狀前,有十年、二十年時間可能就有高胰島素血症,署立雙和醫院新陳代謝科主任謝安慈表示,當細胞對胰島素反應越來越遲鈍,產生胰島素抗阻性,身體自然會製造大量胰島素,此時血液中的胰島素濃度就會非常高,形成高胰島素血症,胰臟貝他細胞拼命分泌胰島素的結果,便逐漸衰竭,此時胰島素濃度會持續下降,缺少胰島素的控制,血糖很容易如脫韁野馬般失控,順著血液全身流竄,侵害全身器官、組織。高胰島素血症主要症狀為飯後血糖偏高。

文章標籤

用藥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署立雙和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謝安慈主任表示,糖尿病患者只要遵照醫囑注射胰島素,就能減少副作用風險。胰島素針劑副作用包括低血糖反應、皮下脂肪萎縮或增生、胰島素過敏,以及體重增加等。如果胰島素注射劑量過量,或用餐不定時、激烈運動就可能發生低血糖症。
謝主任建議,糖尿病患者除了用餐、吃東西要定時定量,在胃口不好,或進食量比較少的狀況下,也可以適時減少胰島素注射量,以免發生低血糖。低血糖症狀包括頭暈、心悸、盜汗等自律神經症狀,持續惡化,患者就會產生意識不清、幻覺等中樞神經症狀,嚴重甚至致命。

如果出現低血糖,台安醫院糖尿病衛教師郭怡君建議,此時應吃一湯匙約十五公克的砂糖,泡咖啡用一小包砂糖約八公克,就需要吃兩包,或喝半杯約一百二十西西的含糖飲料。

文章標籤

用藥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注射胰島素,需要打一輩子嗎?馬偕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林君璐說,胰臟貝他細胞專門分泌胰島素,病患是否要持續注射胰島素,胰臟貝他細胞多寡是重要關鍵。

一旦胰臟貝他細胞全部陣亡,糖尿病患者就得一直補充胰島素,以維持身體運作。若是因緊急情況需要注射胰島素,以求迅速降血糖,而胰臟貝他細胞還保留部分功能,只要身體狀況趨於穩定,便不用一直打胰島素。
糖尿病整個病程,就是胰臟貝他細胞走向衰亡的旅程。第一型糖尿病患者是自體免疫細胞攻擊胰臟,使得胰臟貝他細胞在很短時間就死亡殆盡,因此第一型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注射胰島素。

文章標籤

用藥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好萊塢電影有個綠巨人「浩克」,照射放射線後變得力大無窮;台大醫院最近收治一名病人,在國外吃了來路不明的綠藻保健食品,不僅肝功能異常、併發急性腎衰竭,血液透析時流出來的血液竟然呈深綠色,連醫師也嚇一跳。
收治這名病人的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許金川指出,有病在身的患者若要額外攝取營養補充品,要先諮詢專業醫師的意見。

許金川表示,病患是B型肝炎帶原者,是北部某大學教授,半年前到紐西蘭和澳洲出差,途中聽人介紹購買一種宣稱可調整體質的綠藻。但吃了沒多久,臉越來越黃;就醫時,肝功能指數異常飆高。

文章標籤

用藥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日前有一名高鐵列車駕駛罹患了「睡眠障礙」,未就醫就擅自透過友人取得安眠藥服用,在工作期間突然昏睡,使得列車一度處於無人駕駛狀態,幸未釀成大禍。根據統計,約有三分之一國人(約近7 百萬人)有睡眠方面的問題,但是只有不到5%的人,能找到合宜且專業的管道擺脫睡眠困擾。

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出版的「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-第四版」(DSM-IV)對睡眠障礙的兩點定義:
(一)連續睡眠障礙時間長達1 個月以上;
(二)睡眠障礙的程度足以造成主觀的疲累、焦慮或客觀的工作效率下降、角色功能損傷。

文章標籤

用藥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,現在全球有13億吸菸人數,每年因吸菸導致死亡的人數大約為500萬人,而本世紀將會有10億人死於吸菸。臺灣的吸菸人口約為450萬人;台灣之10大死因中,有9種確認與吸菸有關。戒菸在臨床治療上實刻不容緩。

有很多吸菸者已經意識到了吸菸的危害而決心戒菸,但戒菸的成效往往不顯著。原因是菸品中所含尼古丁的成癮性非常高;在不吸菸的時候,尼古丁的濃度下降,導致戒斷症狀的出現:心情煩躁、挫折感、易怒、焦慮,甚至坐立不安、出現憂鬱症狀。因此吸菸者會非常渴望再次吸入尼古丁。

吸菸者亦認為吸菸只是一個人的生活習慣而已。正因為他們這樣的認知,使得大多數人只是依靠自己的意志力戒菸。但意志力戒菸的成功比例只有3%。吸菸目前已被定義為一種致命的慢性成癮性疾病,因此,戒菸必須通過正確的治療,才能提高戒菸成功率。
文章標籤

用藥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阿斯匹靈和乙醯胺酚(Acetaminophen),都是大家熟知的止痛藥成分,近日報載,乙醯胺酚與阿斯匹靈兩者合用,很可能提高因使用止痛劑而導致腎病變、尿毒症及腎臟泌尿系統惡性腫瘤的風險。

因為阿斯匹靈有消炎、解熱以及鎮痛效用,乙醯胺酚只有解熱與鎮痛作用,但高劑量的阿斯匹靈有腸胃刺激的副作用,為降低腸胃刺激,又要維持產品的止痛效果,目前我國比照日本在劑量減半的前提下,准予止痛藥中合併使用阿斯匹靈及乙醯胺酚兩種成分,並要求於產品說明書的警語加註:「服用本類製劑三天後,發燒、疼痛症狀未見改善,應停藥就醫。」以及「成人不得連續服用本類製劑超過7天,小孩不得超過3天,視情形需要,繼續服用本類製劑前,請洽醫師。」建議民眾從最小建議劑量開始服用。

在「指示藥品審查基準」綜合感冒劑及解熱鎮痛劑中,除對乙醯胺酚成分有詳細用法用量規定外,含該成分的解熱鎮痛製劑,還須加刊「若每日喝3杯或更多之酒精性飲料,請詢問醫師是否能服用本藥,因為本成分藥品可能造成肝損害」的酒精警語。

文章標籤

用藥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國內糖尿病人口數持續以一年平均2萬5千人的速度增加,儼然成為全民健康的一大挑戰,每年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,今年以「糖尿病的衛教及預防」作為全球推廣主題,呼籲及早預防與控制,才能避免引發嚴重併發症。
糖尿病常年高居十大死因排行榜前五名,盛行率變化可以從幾次大型的調查研究一探究竟:在1996年衛生署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,糖尿病盛行率為4.4%;到了2002年國民健康局的三高調查,已經快速提升到7.4%;根據最新的2007年三高調查顯示,盛行率繼續緩慢上升至8%,推估目前國內大約有140萬名糖尿病患者。

95%以上為第二型糖尿病
診斷糖尿病有兩項指標:空腹血糖值≧126mg/dL、口服75公克葡萄糖2小時的血糖值≧200mg/dL,糖尿病又分為四大類,包括自體免疫引起的「第一型糖尿病」、胰島素分泌不足的「第二型糖尿病」、其他疾病誘發的「特異型糖尿病」以及懷孕後期因體內產生抗胰島素的荷爾蒙導致「妊娠糖尿病」。然而國內高達95%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是第二型糖尿病,主要與肥胖有關、好發在40歲以上。

文章標籤

用藥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吃藥一定在飯後嗎?什麼時候吃藥才正確? 影響吃藥時間的因素很多,有時候是為了讓藥品能順利及時的從腸胃道吸收,有時候是為了讓藥品足量進入血液,避免在經過肝臟時被破壞太多,有時候是為了減少藥品對腸胃的傷害,有時候是為了錯開會互相影響的其他藥品,有時候是為了減輕藥品副作用,有時候是為了掌握最佳藥效的表現時間。 是「隨餐服藥」還是「空腹服藥」? 許多人會將吃藥時間和日常作息關聯,例如飯前、飯後或睡前等。但是,正確的飯後是指肚子裡有食物,相當於「隨餐服藥」;正確的飯前是指肚子是空的,相當於「空腹服藥」。所以,隨餐服藥的時間點可以是用餐開始到一小時內,空腹服藥的時間應該是餐前兩小時。 有些藥品,可能會指定確實的用藥時間,例如飯前3 0分鐘,包括止吐藥、降三酸甘油脂藥或是抗腸胃痙攣劑等;某些藥品最好隨食物服用,例如消化酵素與減肥藥羅氏纖;胃藥(制酸劑)則是飯後一小時內吃效果最持久。有些藥品最好搭配全脂牛奶或脂肪性食物一起服用吸收會更好,例如魚肝油、維他命A、D、E與多數抗黴菌藥。但是牛奶中的鈣質,則是某些藥品必須避開的,例如四環素與某些常用瀉劑。但是,如果藥品真的會讓病人覺得腸胃很不舒服,只好改成隨食物一起服用。 是「睡前服用」還是「避開夜晚吃藥」? 具有催眠或鎮靜作用的藥品通常建議睡前服用。需要瞭解藥品生效快慢作為服藥時間參考的包括安眠藥、暈車暈船藥等。有些藥品具有興奮作用,反而應當在下午以前把當日的藥吃完,以免干擾睡眠。每天吃一次的利尿劑,應該避開夜晚吃藥。如果是為了降血壓,因為一天當中血壓最高的時間在黃昏,所以可以在下午吃藥。 新近發明的降膽固醇藥能夠抑制製造膽固醇的酵素,因為這個酵素夜晚活動力特別強,所以晚上服藥效果最好。人體胃酸分泌最多的時間是深夜到清晨,因此治療消化性潰瘍的胃酸分泌抑制藥,適合在睡前服用。 以上這些例子說明服藥時間的設計通常有科學依據,因此最好遵從醫師、藥師指示用藥,如果有疑問或有困難,可以再進一步瞭解是否有其他替代建議。 資料來源:行政院衛生署衛教週報第180期 上稿日期:2010/4/6
文章標籤

用藥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